发布时间:2020-05-13 浏览次数:
一个家族,因为出了一个逆子,一个走失的人,一个触犯刑律的人,整个家族都被污染了。岳飞坟前的那副对联,“人从宋后羞名桧,我到坟前愧姓秦”,就是讲的这个道理。我们不难想象,秦桧和岳飞的后代,在岳庙前,该是一种多么不同的感受。
这个“羞”,它是一个疼痛,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疼痛。
知耻近乎勇。如果我们把每个孩子的羞耻心唤醒,就不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千叮咛万嘱咐了,不需要父母和长辈操那么多心了,因为他的心中有一种天然的自动的体系化的约束和制约。
晋人杨香,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,忽然跑来一只猛虎,把父亲扑倒叼走,杨香手无寸铁,为救父亲,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,急忙跳上前,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,从虎口救下父亲。
十四岁的杨香能够扼虎救父,告诉我们一个道理,孝能生勇。
孝不但能够生勇,还能够生悌,生忠,生信,生礼,生义,生廉,生耻,生仁,生爱,生和平。这个“生”,究其本质,也是一个“顺”。
亲所好,力为具。
我们说顺是孝的主要指标,并非说无原则地顺着老人。《弟子规》没有这么呆板。
是不是在父母说错做错的时候,做儿女的也必须顺着父母的意愿呢?
亲有过,谏使更。
如果父母有错误,给他进谏,让他改变。方法是“怡吾色,柔吾声”,和颜悦色的,轻声细语的,让他去改变。
谏不入,悦复谏。
这一次进言没有成功,再找机会,等父母高兴的时候,再去劝说,哪怕“号泣”,哪怕“挞”,也“无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