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0-05-08 浏览次数:
父母呼,应勿缓;父母命,行勿懒。
父母教,须敬听;父母责,须顺承。
“父母呼”,“应勿缓”;“父母命”,“行勿懒”;“父母教”,“须敬听”;“父母责”,“须顺承”。现在的情况是,“父母呼”,不理睬;“父母命”,
我不管;“父母教”,必顶嘴;“父母责”,我也责。
我们可以想象,一个孩子,从小养成这样一种习惯,到学校,他会听老师的话吗?到社会,他会遵守规则吗?那么跟老师对抗,跟规则对抗,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“不顺”,意味着他可能无法成功。
富士康“十二连跳”发生后,人们都在责怪那个公司,但是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因人们没有讲出来。我有一个可能有点残忍的判断,这十二位孩子,至少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,他们不是孝子。如果他们是孝子,他就应该想到,我从这个世界上消失,很简单,那么我的父母呢?我的亲人呢?他们将要忍受多么漫长的悲痛。所以问题出在哪儿?教育,这些孩子肯定没有学过《弟子规》,或者学过,没有领会精神。
还有一个,我觉着这些孩子从小接受的挫折教育不够,从小到大,没有多少人给过他“责”。
禅宗中弟子问师父一个问题,师父先不回答你,给你一棒,这叫棒喝。
这种做法有一定的道理。
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棒子,如果这一棒你受不了,将来的那棒自然受不了,受不了就要放弃。
棒喝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动机,那就是让孩子从小接受挫折,过挫折关,让接受挫折成为习惯,从小培养孩子的承受能力。
古人讲,只有忍人所不能忍,才能成人所不能成。只有“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”,才能接受天降之大任。
因此,对于父母的“责”,我们能够顺承,本身就是孝。
富土康的工作环境再恶劣,大概也没有当年先烈们所处的那个环境恶劣吧?但是,当年,有多少先烈轻生了?
因此,如果我们把这个根扎不下去,还会有十三跳、十四跳、十五跳、十六跳......
和十二连跳类似的悲剧还有不少,一个省好不容易考一个状元出来,但是到大学不到两周,有人竟然割腕、跳楼。
我们可能到了需要好好反省现行教育的时候了。那些过早结束的生命,它提醒我们,让我们去思考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,那就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到底哪儿出了问题。每个人都要为人父为人母,教育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了我们共同的问题。再大的官,再大的富翁,再大的明星,首先是父亲母亲。
缓的反面是快,懒的反面是勤,敬听的反面是敷衍,顺承的反面是忤逆。显然,这是教育专列的开通训练,当然也是成功专列的开通训练,它的核心是一个字:顺。
上一篇:中华孝道 全七讲